P+F接近开关由韩国科学技术院(KIST)光电子材料和设备中心的Won Jun Choi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热成像传感器,克服了价格和操作温度限制的问题。该团队开发的传感器可以在高达100摄氏度的温度下工作而无需冷却装置。

(P+F 电感式传感器 NBN12-18GM50-E0-V1-M1)

12 mm,非齐平,更远的工作距离,温度范围扩大
-40 ... +85 °C,密封性增强,防护等级
IP68 / IP69K,E1 型式批准

开关功能 : 常开 (NO)
输出类型 : NPN
额定工作距离 : 12 mm
安装 : 非齐平
输出极性 : DC
确保操作距离 : 0 ... 9,72 mm
驱动器件 : 软钢,如 1.0037、SR235JR(之前为 St37-2)
36 mm x 36 mm x 1 mm
衰减系数 rAl : 0,5
衰减系数 rCu : 0,45
衰减系数 r304 : 0,7
衰减系数 rBrass : 0,5
输出类型 : 3 线
工作电压 : 7 ... 30 V
开关频率 : 0 ... 1200 Hz
迟滞 : 典型值为 5%
反极性保护 : 反极性保护
短路保护 : 脉冲式
电压降 : ≤ 2 V
工作电流 : 0 ... 200 mA
断态电流 : 0 ... 0,5 mA 类型 4 µA 在 25 °C 时
空载电流 : ≤ 10 mA
可用前的时间延迟 : ≤ 100 ms
开关状态指示灯 : 黄色 LED
MTTFd : 1484 a
任务时间 (TM) : 20 a
诊断覆盖率 (DC) : 0 %
符合标准 :
UL 认证 : cULus 认证,一般用途,2 类电源
CCC 认证 : 额定电压 ≤ 36 V 时,产品不需要 CCC 认证/标记
E1 型式批准 : 10R-04
环境温度 : -40 ... 85 °C (-40 ... 185 °F)
存储温度 : -40 ... 85 °C (-40 ... 185 °F)
连接类型 : 连接器插头 M12 x 1 , 3 针
外壳材料 : 黄铜,镀镍
感应面 : PBT
防护等级 : IP68 / IP69K
质量 : 40 g
供货范围 : 供货范围包含 2 颗自锁螺母

济南接近开关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宣布,由电子材料研究中心宋宪哲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可应用于人体植入物的超声波无线能量传输充电技术,该技术也可为监测海底电缆状况的传感器等水下仪器的电池充电。相关研究近日发表在《能源和环境科学》杂志上。

样本接近开关1、行业挑战随着计算技术、存储技术以及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机器视觉迅速发展为一门新兴的实用科学技术,它代替人眼对目标进行识别、跟踪、测量、检测,以及为一些特殊人群进行导航,取得了极好的效果。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机器视觉已突破百亿美元产值。在国内,得益于政策、技术、市场需求等因素,机器视觉市场规模也在以每年超过 20%的速度快速增长。

P+F接近开关韩国研制出诊断重度阿尔茨海默症的传感器韩国《中央日报》消息称,韩国科学技术院研究小组开发可出诊断重度阿尔茨海默症的传感器。阿尔茨海默症是引起痴呆症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在老年人中发病。据统计,目前全世界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中,10%的人患有该疾病。虽然利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简称PET)和核磁共振成像(简称NMRI)等设备可对阿尔茨海默症进行诊断,但诊断费用较为昂贵,开发廉价且精确诊断阿尔茨海默症的设备成为当务之急。

济南接近开关本届大会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智能传感器创新联盟、郑州高新区联合发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人民政府作为大会指导单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河南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和郑州市人民政府为主办单位,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承办,并邀请多个国际组织来协会,大会由“开幕式及主论坛、分论坛、新产品发布会、展会”等版块组成。大会主题以“感知世界、智赢未来”,2018年11月12日-14日在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办2018首届世界传感器大会(英文名称:World Sensors Summit,英文简称:WSS)。

样本接近开关大赛自2020年举办以来,得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微电子所等全国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热烈响应与参与。内容涵盖微纳传感器的创新设计、微纳工艺研究、物联网智能应用等多方面课题,大批创新人才崭露头角,优秀成果陆续在烟台开发区落地转化。本届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国25个省份、102所高校293个团队的报名,参赛人数创历史新高。

本届大会由工信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人民政府作为大会指导单位,联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河南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郑州市人民政府为主办单位,以主题“感知世界、智赢未来”,2018年11月12日-14日在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办2018年首届世界传感器大会(英文名称:WorldSensorsSummit,英文简称:WSS)。

我国学者成功研制用于搜寻新粒子的单自旋量子传感器新华社合肥2月25日电(记者徐海涛)寻找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之外的新粒子,对物理新探索非常重要。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杜江峰院士团队近期成功研制出用于搜寻“类轴子粒子”的单电子自旋量子传感器,将搜寻的力程拓展到亚微米尺度。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日前发表了该成果。

这部92年前的科幻巨制中,有人类对“工业”社会的反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生产在人类社会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环顾我们生活的四周,有太多的产品、食物和用具都来自于工业体系。甚至多年来靠天吃饭的农业和畜牧业,现在也逐渐的进入了工业化的运作模式。而在工业化的运作模式里,由于分工明确,每个岗位上的人都有标准化的作业流程,这样的设定,使得参与其中工作的人需要思考的成分越来越少,这就使得他们的工作模式变得越来越机械化。与工作岗位上的工人相反的是,由于科技的进步,现在所使用的设备上,增加了很多传感器和控制电脑,这种进步,使得机器设备较以往更为智能化。

李学金先生,1966年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感器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千百十”人才省级培养对象,深圳大学首批优秀学者。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省部产学研项目、广东省高层次人才项目和深圳市科技重大培育项目等项目20余项。李学金先生于1991年7月至2014年2月在深圳大学先后担任核技术研究所工程师、应用物理系实验室主任、理学院实验中心主任、人事处副处长、科研处处长、科学技术部主任;2014年2月至今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协理副校长。2020年9月至今任深圳市华盛昌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SZ.002980)独立董事。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协理副校长,深圳市传感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深圳光纤传感网工程技术实验室主任,港中大(深圳)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深圳智能技术与应用协会名誉会长、深圳市仪器仪表与自动化行业协会副会长、深圳市传感器技术产学研联盟理事长、教育部全国高校传感器技术研究会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微纳器件与系统技术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和深圳微米纳米学会常务理事和深圳市光学学会常务理事等。